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榮獲詹天佑大獎
第十九屆詹天佑獎證書(翟勇 供圖)
9月5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11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新建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詹天佑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核準并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認定,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辦,是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本屆評選過程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優中選優”的原則,共評選出42個獲獎項目。
頒獎大會現場(馬敏 供圖)
向莆鐵路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是連接閩贛兩省第一條客貨共線的快速鐵路。青云山隧道是向莆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穿越環境保護區,青云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藤山和老鷹尖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隧道長22.175公里,隧道最大埋深890米、是全線的重點控制工程之一。
青云山隧道地質結構復雜,穿越12條碎裂巖,施工通風及反坡排水難度大。建設者們科學分析施工難題,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實現隧道掘進動態化管理、科學規范施工,形成了艱險山區復雜環境超長隧道選線技術、單線雙洞超長隧道緊急救援站設計技術、超長隧道建造關鍵技術等多項配套技術、十余項關鍵技術,并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成果和專利技術。
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馬鵬飛 攝)
團隊研發了單線隧道長距離獨頭通風技術,提出了縱向風機接力壓入與射流風機誘導抽排污濁空氣的綜合施工通風模式,實現獨頭通風長度6744m,克服了傳統長距離通風時間長、工效低的缺點,改善了洞內環境,保證了施工進度;發明了穿越富水斷層帶的施工方法。采用“縱向分臺階超前注漿預加固技術”,通過滲流-應力耦合計算,確定了抗0.8Mpa水壓全包防水襯砌和長管棚設計方案,順利通過F9最強富水斷層,解決了斷層帶難以實施全斷面帷幕注漿加固的技術難題;采用高清管道攝像機進行孔內成像的超前水平鉆孔,結合地質雷達、TSP、監控量測、風險管理等手段,保證了超長隧道施工安全。
該工程及形成的科技創新成果先后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四川土木工程李冰獎、四川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獎項;取得國家授權專利11項、獲省部級工法3項、論文十余篇;是中鐵二十三局工程建設、科技創新的一張靚麗名片。